更新时间:2024-01-02点击:585
随着电商平台的不断发展,“新零售”的概念首次被马云提了出来,随之而来的是国内实体经济的“寒冬”,很多实体店面临着业绩下滑甚至是倒闭的危险,就连大品牌也不例外。曾经的“鞋王”百丽黯然退市,达芙妮陷入了闭店潮,“男人的衣柜”海澜之家也被爆出积压的高库存,有些曾经很流行的二线品牌甚至完全消失了。现在又一老牌服装巨头陷入了困境,6年关店3000家,它就是曾经服装零售界的“亚洲一哥”——班尼路。
相信不少70后、80后应该还记得班尼路的辉煌,当时班尼路的一件夹克可以卖到200元,而普通人的月工资在160元左右。在进军内地市场后,班尼路抢占了当时还较为空白的休闲服装市场,将自己的目标设定为18~40岁的青年人群。班尼路出生于1981年,有38年的历史,主要从事休闲服装。刘德华、王菲和F4等明星都曾为他代言。但是现在,在中国一线和二线城市的主流商业圈里,很难再看到班尼路的身影。
2012年,班尼路的发展达到顶峰,在大陆有4000多家店铺。然而,好景不长,班尼路随后的表现开始下降。自2015年以来,班尼路的销售增长一直停滞不前。从2015年到2018年,班尼路收入始终没有超过35亿港币。虽然中间略有反弹,但总体趋势是下降的。就店铺数量而言,截至去年8月,中国内地只有1000多家店铺。六年来,大约有3000家商店关门,平均每天关闭一家。
20世纪80年代,班尼路进入香港。它来自意大利品牌,原名叫“宾奴”。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服装品牌之一,它曾被年轻人视为成功的象征。后来,为了区别于宾奴的经典男装,全新的中国商标“班尼路”应运而生。
1996年,香港德永嘉集团收购班尼路,在广州成立友谊班尼路游侠公司。对班尼路品牌进行包装,让其重获新生。当时国内休闲服装市场还是空白,所以他们及时抓住机会,邀请刘德华和王菲发言,并迅速扩大知名度。当时,班尼路的t恤每件可以卖200元。很快,商店的数量增加到600家,超过了当时处于鼎盛时期的佐丹奴。然后,班尼路利用国内超市和百货公司的快速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据统计,内地班尼路门店总数超过4000家,在中国可以说是“遍地开花”。班尼路已连续12年成为该行业的销售冠军,备受业内人士关注。
凭借如此显著的成就,班尼路的服装质量占据领先地位。德永佳本身是一家零售纺织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成本也大大降低。此外,他们的目标客户是18 - 40岁,主要是年轻消费者,主要销售休闲服装。当时,国内服装市场的竞争仍然很小,没有外部压力和挑战。班尼路以“自主经营+特许经营”的模式迅速占领了核心城市的繁华区域,并成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随着Zara、H M、优衣库等国际快速时尚品牌的涌入,以及中国本土品牌的崛起,班尼路未来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困难。早年,班尼路主要通过渠道资源迅速占领市场,竞争对手不多,他们的产品根本不担心销售。因此在设计方面有所松懈,没有进行过多的宣传,和消费者的互动也近乎没有。
随着时间的推移,品牌老化和单一营销方式的弊端正在显现。随着竞争对手继续加快产品更新周期和改进设计,班尼路止步不前。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国外快速时尚品牌的冲击,班尼路逐渐被竞争对手甩在后面。
如今,低价已成为班尼路的重要武器。无论是重大节日还是正常工作日,班尼路都有一块醒目的广告牌,上面写着“折扣”。虽然t恤只有40-50元左右,但它的单一款式仍然不受消费者欢迎。年轻的消费群体已被优衣库、H&M等国际快时尚品牌抢走,只有那些不太注重款式却在意价格的中年消费群体光顾班尼路。业内人士称,如今的班尼路已经成为服装界廉价的代名词。
虽然班尼路现在正处于“退潮”,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希望。为了扭转这一趋势,班尼路决定在未来大力开发儿童产品,重点关注童装市场的激烈竞争。目前,班尼路已经升级了一些店铺,开设了单独的童装区,并与托马斯火车、小马宝莉等卡通IP合作。
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本土人气较高的童装市场正处于红海阶段,班尼路童装的价格驱动策略未必有利。此外,联合知识产权公司的跨境营销模式已经过时,希望联合基金不能从根本上缓解班尼路童装的弱势地位。
当然,班尼路做了很多改进。自去年的“关店大清理”之后,按照简单生活的定位,商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外观简单,但时尚感有所增强。门店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Logo的时尚感变化非常大,有的门头还融入了霓虹灯元素,看起来年轻许多。
未来,班尼路想要想要从低迷中走出来,需要漫长的时间。同时会面临巨大的挑战,需要做出许多改变,仅布局童装市场还远远不够。对于班尼路的发展未来,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