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02点击:832
导读:每一个周六,点拾投资联合长信基金推出《ValueInvesting:ToolsandTechniquesforIntelligentInvestment》一书的翻译系列。我们会在每一个周六,连载一章最新的翻译。希望在未来几个月的时间,给大家每一个周六都能带来营养。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第25章,空头比你想得靠谱多了。
译者:长信基金易利红
在经历了5年的大牛市后,投资者往往会忽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问题。在牛市时,很少有人关心诸如盈利质量或报表附注之类的世俗问题(但这是愚蠢的)。因为在熊市的时候,这些问题往往会暴露出来,变成大家批判的对象。
然而,在当前形势下,大多数分析师通常只关心在未来五年,能否将每个季度收益率精准预测至小数点后两位,以及如何撰写出有吸引力的分析报告,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分析公司的实际能力似乎是一门追求失败的艺术。
我遇到的以基本面为出发点的分析师中,大多数都是坚定的空头投资者。总体而言,他们一直都在严谨的分析公司,因此,在市场下行空间无限的情况下,他们就会坚定的执行卖空策略。所以,我认为将空头称为造谣生事和阴谋家的谩骂和指责是不可接受的,绝不同意这种说法。我只能认为,这些指责者不是为了迎合卖空企业的领导就是被卖空企业本身。按照我的经验,卖空者不仅不是市场中的恶势力,反而是最接近财务监管者的人。
■企业在撒谎,空头在监督:真实证据
欧文拉蒙特(2003年)(当时在芝加哥大学)的一项富有洞察力的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2003年,他写了一篇论文,主要研究空头投资者和他们卖空的公司之间的纠纷。论文的研究对象是1977年至2002年在美国发生的此类纠纷。他重点关注了这类公司,此类公司都声称自己成为沽空、阴谋陷害的牺牲者,或指责卖空者在撒谎行骗,来证明其清白。他还调查了那些要求监管当局介入调查卖空行为,督促股票持有人不允许出借股票,甚至建立回购计划(据此对卖空行为实施打压)的公司。
拉蒙特的研究结果表明,空头对市场发挥了积极而有意义的作用。图25-1显示了被卖空股票的平均累积收益率。在出现争端后的12个月里,股票的平均累计收益率低于大盘24%。在出现争端后的三年里,这些股票的累积收益低于市场42%!这表明,卖空投资者是对的,真正以谎言和阴谋欺骗投资者的是公司,而不是卖空者!
■看看到底谁在掩饰真相—C值
为此,我设计C(用于衡量造价或欺诈程度)值,用于衡量一家公司欺骗投资者的可能性。该值有六个变量,每个变量分别衡量一个常见的收益操纵因素:
这些衡量指标以简单的二进制方式计分,因此,如果一家公司的DSI持续增加,那么,该公司将获得1分。最后,将上述6项得分相加,得出最终的C值,取值范围为0(没有收入操纵的迹象)到6(存在明显操纵)。
■C值是否有效?
C值只是分析一家公司是否在做假账的第一步。尽管如此,它确实非常有效。图25-2和25-3为1993-2007年期间,欧洲和美国股票的C值评分结果(投资组合起始时间均在6月,持有一年)。
在美国和欧洲市场,高C值的公司,其股票收益率低于大盘收益率分别为8%和5%。在美国市场,高C值公司股票的实际收益率仅为1.8%,欧洲市场高C值公司股票的绝对年收益率仍高达8%。
当然,C值如果与某些估值指标综合使用,可能会更有效。毕竟,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即高价股票(市场估值可能更高)会更有动力于欺骗投资者,以保持其高估值。当这些造假被“揭穿”时,这些股票的股价表现远不及廉价股。
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如果一家公司拥有高C值的同时市销率大于2,该股票的收益率急剧下降。在美国,符合该组合条件的股票将给投资者带来4%的负收益(大盘年均中位数收益为负6%,54%的股票收益率为负)。在欧洲,符合该组合条件的股票也给投资者带来4%的负收益率(大盘中位数为负10%,57%的股票收益率为负)。
最新一章的连载已经在长信长读更新,也欢迎大家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长信长读的公众号,阅读最新一期的章节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