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4点击:744
市
场
慈溪市2018年度内资市场主体发展分析报告,转型?逆袭?竞争?内资市场主体年度热词究竟是什么?
集合了一整年的精华数据
密切关注着内资市场主体发展
大大大数据
我们帮您分析
2018年,慈溪市市场监管局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优化商事登记制度,切实降低门槛,打通群众办事堵点、难点,为市场主体发展提供了更宽松的环境、更便捷的条件。
一、内资市场主体登记概况
(一)新设情况:2017年12月21日至2018年12月20日,慈溪市新设立各类内资企业6703户,同比增长15.85%;注册资本(金)4318321万元,同比增长50.22%。
(二)注销情况:本期注(吊)销13637户,同比增长29.15%。
(2018年慈溪市内资市场主体注(吊)销情况)
企业注(吊)销数同比增长21.18%;个体工商户注销数同比增长30.93%;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吊)销数同比增长157.58%。
(三)实有情况:截至2018年12月20日,我市实有各类内资企业40952户,注册资本(金)总额16492123万元。
(2018年慈溪市内资市场主体实有情况)
全市内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个体工商户实有数分别同比增长11.27%、-8.16%和6.73%。
二、各类市场主体运行主要特点及原因
1、市场主体稳步增长,总量再创新高
截至2018年末,全市内资市场主体总量达16.10万户,首次突破16万大关,创历史新高,注册资本1742.26亿元,同比增长34.19%,市场主体总量居宁波各区县市第一。除农民专业合作社外,各类市场主体稳步增长,投资规模有效扩大。2018年,全市新设市场主体2.5万户,同比增长0.68%,新设数量创历年之最。“放管服”改革以及“最多跑一次”改革效应叠加释放,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动力。
2、企业转型势头迅猛,公司制企业成发展潮流
截至2018年末,全市共有有限责任公司32669户,占到全部企业类型总量的79.77%;在新设立的6234户私营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5694户,注册资本总额135.69亿元,分别占总数的91.34%,93.86%;在注册资本与主体数量两个方面,公司制企业的总量和新设量均居第一。而在新设立的5694户私营有限公司中,“个转企”的数量470户,注册资金达4.97亿元,相比于2017年同期分别增长44.17%、3.75%,为“个转企”政策实施以来历年最高。
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种更成熟、先进的企业类型,吸引着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市场,也吸引着更多的市场内经营者进行转型升级,成为投资市场的主流发展趋势。
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截至2018年末,慈溪共有企业40952户。第三产业实有数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占据企业产业结构的主导地位。从新设数来看,第一产业趋于饱和,出现负增长,而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大众创业和劳动就业的主要渠道,三大产业的结构正向一个平衡点发展。
(2018年和2017年慈溪市企业产业分布情况表)
4、传统行业仍占主导,新兴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传统行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在企业总量和新设数量方面仍占强势地位,两者的实有数占总量的70.49%,新设数占总量的56.02%。
从增长速度上看,教育、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据前三的位置,新兴产业发展势头日益高涨,但碍于基数的薄弱,整体发展速度依旧较为缓慢。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业在2018年呈破竹之势,全年新设教育业企业243户(其中教育培训学校74家,艺术特长类和体育竞技类培训机构169家),是去年同期新设数的11倍,出现如此大的增幅,得益于原省工商局和教育厅联合下发的《转发工商总局教育部关于营利性民办学校名称登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浙工商企[2017]21号)明确了营利性民办学校登记工作,对艺术特长类和体育竞技类培训机构不纳入教育部门前置审批,降低了上述培训类公司的准入门槛,教育类企业做大做强意愿不断增强。
(2018年和2017年慈溪市企业行业分布情况表)
5、市场主体注销量剧增,生存周期缩短
2018年,全市的注(吊)销市场主体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市市场主体新陈代谢加快,但是注销数量明显增长,也反映出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另外,注销企业生命周期在一年以内的有305户,比去年同期增长43.87%,2017年3月起推行的企业简易注销,让真正有退出需求、债务关系清晰的企业高效便捷退出市场,降低退出成本。同时,也说明新设立市场主体的竞争力不足,竞争环境激烈,存活率降低。
来源|慈溪市场监管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