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财经-致力打造专业、权威的股票网站!


旺旺财经

[从A380停产看全球超大型船的前景]

更新时间:2024-01-09点击:696

注:由于经济性较差等因素,全球最大的飞机——空客公司的A380宣布停产。与空中巨无霸类似的海上巨无霸——25000TEU型集装箱船的前景如何?

正筹备将于2019年6月18-19日举办“第五届2019豪华邮轮/客轮修造和配套上海论坛”及将于2019年6月19日举办​​“2019国际船用洗涤塔产业上海峰会和将发布免费公开版“2019-2025船用洗涤塔研究报告”的国际船舶海工网现转载,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江文成在中国船检上以提为“从A380停产看25000TEU大船前景 ” 发表的文章,全文如下:

日前,空客公司正式宣布停止生产A380飞机,现有的生产线将在2021年最后一架飞机交付后关闭。

纵观A380短暂的一生,从论证、制造、交付到运营,围绕该机型的争论从未停止。如今,A380的停产暂时为航空业的大型化发展划上了休止符。

这对于与之类似的航运业集装箱船大型化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

规模经济推动

A380停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该机型不符合当前航空公司的航线部署策略,经济性较差。二是该机型对机场的硬件条件要求较高,存在机场兼容性问题。

空客公司在论证A380机型时认为,未来远程洲际客运航线将集中在大型枢纽港之间,然后再通过较小的飞机摆渡到洲内其他机场。

但事实证明,洲际航班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去枢纽化特点,更多建立起点对点的直接越洋航线。正因如此,省油、载客量相对较小的波音787、空客A330的优势凸显,成为了市场宠儿。

另一方面,空客A380对机场的硬件要求较高。该机型翼展80米,最大起飞重量575吨,需要机场达到4F级才可以起降,而且必须遵守一系列严格的安全规定。这都带来了额外成本,机场兼容性不高。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航运业。

随着全球海运贸易的发展、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全球干线和枢纽港的建设,近年来,船舶大型化进程加快,大型船舶在船队中的占比不断上升。

其中,集装箱船的大型化发展最具代表性。最近50年,集装箱船的载箱量从1970年的188TEU,增加到2018年的22000TEU,单船从3353载重吨增加到21.7万载重吨。

近年船舶大型化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克拉克森

注:[1]该船为日本住友重工建造的“Seawise Giant”号,与该船在同一时期建造的还有数艘40万吨级以上巨型油船,但这些船舶在实际运营中经济性不佳,后逐渐被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VLCC)代替。

推动船舶大型化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规模经济效益。

从成本角度看,船舶的总成本可分为资金成本、经营成本、航次成本三部分。其中,资金成本是购置船舶产生的成本,包括购置资金、贷款利息、税金和折旧等。经营成本是船舶为保持适航状态所发生的经常性维持费用,包括船员费、管理费、保险费、维修费等。航次成本是船舶从事特定航次运输产生的费用,包括燃料费、港口及运河费、装卸费等。

对于集装箱船,随着载箱量的增加,单箱经营成本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但单箱资金成本和航次成本会降低,因此,单箱总成本会随着载箱量的增加而下降。据测算,20000TEU型集装箱船的单箱成本比18000TEU型集装箱船可降低2%左右,25000TEU型集装箱船的单箱成本则比20000TEU型集装箱船进一步降低5%左右。

两大因素制约

A380停产的两大主要原因是经济性不佳和机场条件限制,这同样是影响集装箱船大型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首先是经济性。

尽管集装箱船的单箱成本会随着载箱量的增加而降低,但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集装箱船的装载率要达到一定水平。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设计载箱量已有显著提高,但在实际运营中,载箱量受海运贸易波动的影响,很多时候装载率不能达到船东的期望。

以目前超大型集装箱船主要部署的亚欧航线为例,从亚洲至欧洲西行航线的装载率可以达到90%左右,但从欧洲至亚洲的东行航线装载率,经常处于50%左右的水平,这直接影响了超大型集装箱船的经济性。

集装箱船单箱成本随载箱量变化情况

另一方面,即使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单箱成本会随着载箱量的增加而降低,这一经济性的优势也呈现出明显的边际效应,超大型集装箱船的经济优势正不断弱化。从集装箱船单箱成本与载箱量的对应曲线来看,随着载箱量的增加,曲线走势逐渐变缓。这说明达到一定规模后,集装箱船的载箱量进一步增加带来的经济性收益,已不及此前。

此外,运价也是影响集装箱船经济性的一个主要因素。根据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2018年上海至欧洲的平均运价为822美元/TEU,而其在2010年最高曾达到1772美元/TEU,差距十分明显。

未来一段时间,航运业的基本面仍不会有显著改善,集装箱船运价也难以出现显著回升,因此,船东在订造超大型集装箱船时会更加谨慎。

其次是通航条件对集装箱船大型化发展的限制。

随着集装箱船的大型化发展,船舶的各项指标均显著增长。当前,22000TEU型集装箱船的船长、船宽、吃水,已经达到了400米、48.8米和16米。根据船舶设计院所的数据,25000TEU型集装箱船的船长、船宽、吃水,将进一步增加到430米、61.3米和16.5米,集装箱船面临的通航限制条件将更加凸显。

超大型集装箱船主尺度 单位:米

超大型集装箱船面临的通航限制条件主要来自于航线和港口,具体包括航线水深、港口水深、码头长度、桥吊高度、桥吊伸距等方面。

集装箱船船长、船宽、吃水、最高层集装箱至水线距离等参数应满足相关要求,才能通航和靠泊。例如,港口桥吊伸距应大于集装箱船宽度,桥吊高度应大于最高层集装箱至水线的距离等。

通过对亚欧航线上28个大型港口的通航参数进行梳理发现,目前,至少有7个港口因为吃水或桥吊原因,在理论上无法接纳当前最大的22000TEU型集装箱船。

虽然在实际运营中,22000TEU型集装箱船可以通过负载优化、单边靠港等方式实现靠港作业,但这也同时降低了22000TEU型集装箱船的营运效率。而在美西航线方面,目前美国西海岸港口都不具备20000TEU级大型集装箱船港口配套和接卸能力。

此外,超大型集装箱船带来的港口拥堵问题同样不可忽视。由于主尺度更大,这类船舶在进出港过程中,易导致航道和港口拥堵,增加了港内作业时间,不但会影响航运效率和经济效益,也会增加其它船舶靠港的成本。

航企兴趣降低

综合分析可见,集装箱船在经过了数十年大型化发展后,最大载箱量已基本稳定。目前从技术角度看,无论是设计还是建造更大型的集装箱船,已不存在实质性问题。

设计方面,韩国釜山大学2014年已经启动了25000TEU集装箱船研发,我国中船集团708所、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等单位也开展了25000TEU集装箱船研发,形成了相关船型基本设计。建造方面,随着高强度厚钢板的大量应用,以及相关焊接工艺的逐渐提高,建造更大型的集装箱船已不存在技术难题。

展望未来,集装箱船大型化如果要进一步发展,至少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海运贸易的改善,从而确保货源充足,超大型集装箱船装载率能够保持在较高水平,而且运价提升至合理水平;二是港口硬件设施的升级,包括增加码头水深、提高桥吊高度和伸距、增加桥吊数量等,确保港口能够接纳更大型的集装箱船。

此外,集装箱船进一步大型化发展的焦点,还在于航运企业是否对更大的集装箱船感兴趣。目前来看,这种兴趣似乎在逐渐降低。

例如,马士基已明确表示,未来将不再订造更大型的集装箱船。

而从全球订单量方面看,2015年全球18000TEU及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量达到了创纪录的61艘,但2016年的订单量则为零,2017年和2018年的订单量也仅分别为20艘和12艘。这说明航运企业对于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追逐已日趋冷静。

也请关注即将举办的系列专业论坛和活动:

第五届2019豪华邮轮/客轮修造和配套上海论坛将召开

http://www.ishipoffshore.com/html/1/2019-01-19/8741.htm

​The 5th Cruise/Passenger Ships Shanghai Int"l Forum 2019

http://www.ishipoffshore.com/html/11/2019-02-12/8860.htm

​​2019国际船用洗涤塔产业上海峰会将于6月19日举办

http://www.ishipoffshore.com/html/1/2019-03-29/9171.htm

免费公开版2019-2025船用洗涤塔研究报告将发布

http://www.ishipoffshore.com/html/1/2019-04-23/9298.htm

​Report on Marine Scrubber will be launched​

本文《 [从A380停产看全球超大型船的前景] 》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转发地址:https://cj.sz333hao.com/page/3865

7x24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