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09点击:324
研究热:
LPR首日&LPR机制改革、美债倒挂、医保目录修订、
深圳先行示范区、光伏行业
研报新:
、恒力石化
研读深:
1
-LPR首日&LPR机制改革-
【宏观观点】
8月20日首期依据新报价机制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发布,1年期报价4.25%,5年期报价4.85%,1年期LPR相较之前仅小幅下降6BP。新机制下,LPR与MLF利率挂钩,我们认为MLF利率未动,LPR只能小幅降息,后续仍需关注8月24日央行是否如期续作到期MLF及是否降低MLF利率,若降息,9月20日LPR报价才有可能出现较大幅度下调。当前央行关注通胀不确定性及中小银行风险,可能掣肘降息,政策难有大幅宽松空间,我们认为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空间可能到2.8%。渐进式改革是我国利率市场化过去的坚持,也是未来的方向,后续仍将渐进式推进。
【固收观点】
LPR新机制下的首次报价出炉,利率较之前略有下行,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新机制的完善任重道远,融资主体市场化程度、银行负债端成本与MLF相关度不高等制约仍明显。LPR新机制实施对债市实际影响不大、微幅利好判断不变,MLF适时调整概率增大,但OMO利率未必跟随,目标在于降低实体融资成本、助力稳增长。股市不出意料,银行股作为让利方(资产端换锚,负债端不动)出现调整,其他板块构成利好。但新机制还在摸索过程中,实际影响需要时间体现,短期影响有限。
【宏观观点】
8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对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提出具体安排,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体现利率市场化降息加速推进,完全符合我们自今年年初以来“利率市场化最后一公里”的预判。我们认为,两轨合一轨的实质是取消官定存贷款基准利率,保留政策利率,由政策利率决定包括LPR在内的所有利率,因此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应该先降政策利率,进而传导至报价行报低LPR。
【固收观点】
新LPR形成方式= MLF+加点,增加5年期以上的期限品种,同时将LPR利用情况纳入MPA考核。我们认为LPR实现了与银行边际负债成本的连接,有助于逐步打通传导机制。同时,LPR调整更灵活,且将定价权交给商业银行,有助于培育商业银行新的信贷定价习惯。新LPR有助于突破信贷隐性下限,降低“实际融资成本”,大企业受益,中小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仍需要结构性政策发力。目前MLF和银行存单利率是债市长端的主要下行阻力,流动性保持松紧适度要求下,央行还没有短期调整OMO利率的迹象。但债市对适时下调MLF利率的预期将升温,预计股市表现将有所分化。
【银行观点】
LPR机制多处完善,银行风险定价能力为核。8月17日央行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推动利率并轨向前迈进。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报价方式为按OMO利率加点形成、增加5年期以上期限品种、新增8家各类型的报价行、将报价频率由每日将为每月。预计LPR改革有望起到降低实际贷款利率作用。银行息差面临收窄压力,部分银行或被动提升风险偏好。改革从增量出发、循序渐进,预计短期内息差受影响有限,其中大行、零售型银行息差受影响更小。长期来看未来银行业的分化依据将主要为风险定价能力。个股推荐招商银行、农业银行、成都银行。
【地产观点】
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降低市场实际利率。此次利率并轨是将16号召开的国常会相应指示进一步落实,旨在运用市场化改革办法推动实际利率水平明显降低和解决“融资难”问题。并轨前LPR与贷款基准利率保持一致,而并轨后LPR更为灵活。从形成机制上看,以MLF利率加点的方式,即MLF的利率水平将直接作用于LPR,这意味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为通畅;从结构上看,我们认为这次并轨将率先引导短端实际利率下滑,长端利率需参考尚在规划中的5年期LPR,因期限利差等因素的考量,短期内的调整空间预期将小于短端利率。
以上观点选自:
2
-美债倒挂-
【固收观点】
近期美债2年/10年曲线出现倒挂,事件驱动特征明显。这是市场在全球基本面共振走弱的大背景下,对经济增长和政策等方面负面信息的反应加速的结果。历史来看,从理论和实证上以此为指标预测衰退都不能令人满意,但美联储仍面临“严格根据基本面”和“相信‘群体智慧’”的两难抉择,为维持市场稳定,9月可能继续“鹰派降息”,关注鲍威尔8月23日在Jackson Hole年会上的表态。市场影响方面,美债短期可能面临波动,中长期来看,黄金仍是重要的战略配置品种,我国国债仍是为数不多的“安全+收益”之选,10年期国债收益率行至“3.0%”投资者还无需过于紧张。
【宏观观点】
我们认为,从长短端利率倒挂到美股风险关键看就业和工资。一旦就业和工资变差,股市会提前反映消费回落导致经济衰退的预期。股市下跌会冲击居民资产负债表恶化,导致消费下行、经济下行,进而导致股市继续下跌。美股受到冲击,全球股市均可能跟随调整。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高度关联性决定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发生危机时,会引发全球性的逆周期政策救助。因此无论美国还是中国的国债利率短期内仍有较大下行空间,但随着强力逆周期政策的出台,大概率会出现深V型反转。
以上观点选自:
3
-医保目录修订-
【医药观点】
2019版医保目录公布。8月2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19版医保目录》,常规目录调入148个、调出150个,拟谈判128个(再谈判48个、新谈判80个)。
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意义深远。我们认为数年一调的医保将成为过去式,医保未来的调整将更为常规化,有望形成两年一调整、一年一谈判的医保形式,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医保目录调整靠齐,使得药品的可及性更高、覆盖面更广。医保目录的动态调整可及时纳入新特药,促进产品在专利期内放量销售,对研发正反馈。
建议关注常规目录调整与潜在谈判的受益者。我们建议关注常规目录调整受益者石药集团(恩必普被动受益)、东阳光药(奥司他韦松限)、同仁堂(多个独家品种新进医保),与潜在谈判受益者恒瑞医药、丽珠集团、华东医药、中国生物制药等。
以上观点选自:
华泰医药团队 代雯《加大开放,收归增补,聚集民生》190821
4
-深圳先行示范区-
【宏观观点】
我们认为这次意见的出台是总书记新发展理念的落地。意见要求第一条就紧扣“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信息科技和高端医疗将成为产业层面的创新重点。在城市层面,预计深圳将逐渐成为国际领先。面对全球不确定性,我国以更大力度开放应对,深圳是重要的窗口。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在深圳和香港两地之间,未来人才可能不仅是南向流动,更多会呈现双向流动,区域协同性进一步提升,预计深圳本地企业的发展潜力可能会被进一步激发。
以上观点选自:
华泰宏观团队 李超《“体制红利+创新红利”利好深圳》190819
5
-光伏-
【电新专家观点】
(1)国内需求将在9月份陆续启动,实际需求超并网量数据;
(2)叠加美国、日本、墨西哥等海外需求启动,四季度将是全年需求最旺盛时点;
(3)超配或者明年最大的胜负手,相关标准修订已进入尾声;
(4)消纳破局除了储能外,放宽弃风弃光率至10%,电网消纳能力或提升一倍。
以上观点选自:
华泰电新团队 黄斌;嘉宾:王超 光伏們创始人《下半年需求展望及近期招投标情况分析电话会议纪要》190821
研报新:平安银行、恒力石化
研读深:
策略:两融投资全景手册
宏观: 美债收益率倒挂冲击力有多大?
建材: 周期性弱化,需求空间犹存
生物医药:加大开放,收归增补,聚焦民生
金融工程: 发达的创新制造:樱花国度日本
固定收益:城投全视角分析框架合辑
食品饮料&家用电器: 中国核心资产引领全球新消费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