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5点击:900
编辑
文|陈述 看懂经济专栏作家
最近一段时间,金融圈和财政圈闹得不太开心。
主要是央妈和财爸又吵起来了。
是的,就是为了“财政赤字货币化”这件事情。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刘尚希研究员提出,在当前形势下,应该大胆采用“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方式,缓解疫情冲击导致的财政收支严重不匹配的问题。
此言一出,引发了中央银行与财政职责边界与财经纪律的大讨论。
现在来看,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财政赤字货币化”都不是一个好的政策选择。
但中央银行与财政的纠葛,还将继续下去。
不过,前几天人民银行出台的关于增强和改善小微金融服务的政策文件显示,央妈和财爸似乎又和好了?
至少两部门在金融财政共同发力支持企业度过难关方面,达成了共识,并将为此持续配合。
我们具体来看。
央行财政齐发力,支持小微企业
2020年6月1日,人民银行官网一次性挂出三个文件,分别是《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关于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的通知》,6月2日,人民银行举行新闻发布会,就上述三个文件的主要内容、政策考量以及近期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的情况进行了系统阐述。
从文件的内容看,央行与财政部门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达成了更深层次的共识。
《关于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主要是解决小微金融服务供给结构性失衡的问题,着力于长期性、制度性的推动,通过督促商业银行加快观念转变和业务转型,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和政策安排,使其真正敢贷、能贷、会贷、愿贷,进一步推动金融支持政策更好适应市场主体的需要,提高金融政策的“直达性”,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降价、提质、扩面”。
其中,关于财政支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主要有以下几条:
●修改完善金融企业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弱化国有金融企业绩效考核中对利润增长的要求。将金融机构绩效考核与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情况挂钩。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税收优惠和奖补措施力争做到应享尽享。加强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保障,做好财政支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
●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考核评价体系,突出其准公共产品属性和政策性,落实考核结果与资金补充、风险补偿、薪酬待遇等直接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
●推动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加快运作。2020年力争新增再担保业务规模4000亿元。提高批量合作业务中风险责任分担比例至30%。
可以讲,这几条直击当前财政支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的痛点与难点。如能真正落实,可以有效提高商业银行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的积极性。
《关于进一步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关于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的通知》两份文件则主要是针对当前疫情对小微企业的冲击向纵深发展,为支持小微企业度过难关而出台的临时性支持措施。
这两份文件的核心点在于,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通过利率互换为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提供奖励,总奖励金额约为延期本金的1%,测算下来大约400亿元;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使用4000亿元再贷款专用额度,通过SPV购买银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资产,为商业银行提供最长1年的免息资金,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奖励”,按4000亿元购买量,2.5%利率计算,人民银行为商业银行提供了100亿元的“补贴”。
文件中比较有意味的表述是,为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提供奖励及购买商业银行普惠小微贷款资产均是以“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作为主语。
稳企业保就业,没有部门利益
以“六保”促“六稳”是今年经济工作的核心。
“六保”中最重要的是保市场主体,通过保市场主体,稳定就业,最终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总体稳定。
在这个层面上,中央银行和财政没有任何部门利益,都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共同工作。
但由于疫情冲击持续发展,财爸的压力非常大。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0年前4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133亿元,同比下降14.5%;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3596亿元,同比下降2.7%,支出大于收入超过1.1万亿元。同时2020年也是地方债的偿债高峰,不少地方偿付本息合计要超过千亿元。
在这个节骨眼上,每一分钱都很重要。
支持小微企业获得融资,进而度过难关,乃至实现稳定增长,是保企业稳就业的重要举措。通过向商业银行提供一定奖励支持,能够更好实现政策目标。
但钱从哪来?
财政缺口已然很大,那就中央银行来出。
上述两项针对中小微企业信贷的支持政策,粗略计算,中央银行总计提供了500亿元的资金支持,这500亿元通过利率互换以及无息资金的形式“补贴”给商业银行。
但中央银行也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500亿拿出来支持商业银行,必然需要“会同财政部”。
在推动商业银行加大小微信贷投放上,央妈和财爸取向一致,共同发力。
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还需更细化和更大力度的措施
在央行与财政的关系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党领导下的财政与金融:历史回顾与启示》一文有形象且深刻的总结,“财政和中央银行都是党和国家的‘钱袋子’,其职能和筹集资金的手段不同,相互补充和支持。”“基于特殊需要,中央银行这个‘钱袋子’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可以直接调动的重要资源,与财政共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这项工作上,充分体现了上述观点。
在可见的未来,加大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仍将是稳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仍然需要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协作协同。
在当前形势下,为更好支持小微企业度过难关,提高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能力,我们建议:
●财政部门应尽快考虑对小微金融服务单设考核,降低银行业机构盈利能力及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的权重,将释放的考核权重用于小微、三农等体现对弱势领域支持的方面。
●大力推进基于政府采购的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要求使用预算资金的采购部门,无特殊原因不得拒绝确认服务和商品供应商的账款,形成“确认账款是常态,不确认是例外”的政府采购账款确认标准。
●转变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经营理念,坚决打破担保基金是国有资产,要实现保值增值的“刚兑”“潜规则”,建立基于“担保基金支出效能”的考核体系。
●在当前特殊形势下,可考虑单设担保基金支出额度,年内必须支出,用于弥补普惠小微风险损失;更进一步,人民银行和财政部还可通过特殊货币政策工具,通过SPV向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注资,专项用于支持银行投放普惠小微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