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6点击:511
如果你今天把团队召集起来,说公司现金流状况很不好,只能发三到六个月工资,而且要打折。讲完以后,你看看还有多少同事留下?
要是还有很多同事留下,这就是你花了精力去铸造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所带来的结果。
很多企业都说自己很重视企业文化,到了年底,一场搞笑的晚会,很多抽奖的礼品,员工生日给个蛋糕,定期聚个餐,出去旅游一下。但这些远远不够。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那我们要把这个道理讲清楚:小卖部有带阿里巴巴logo的孕妇服,标好了价钱,如果你想送一件给朋友,请去购买。如果你在阿里的待遇,都不足以给你朋友送这礼物,你要去冒领一件,那就去领吧。
徳治啊!要经常把这种粗浅的道理,跟员工讲清楚。一年以后,我们根本没发现多领走多少件孕妇服。
好的制度,让“坏人”都有机会变成“好人”。而坏的制度,有可能让“好人”成为“坏人”。
三、“法治”和“德治”怎么结合呢?
我从一个类比讲起。
在伦敦商学院我学到另一句话:You can not manage,if you can not measure. 如果你无法计量一件事,就无法管理好一件事。所以,来商学院不是学管理的,是学计量的。
计量很像西医。中医不讲计量,讲“望闻问切”,经验积累。
那么,医疗有两个部分——诊断和治疗,我们分析一下:
在企业的“诊断”上:靠老中医式的望闻问切,创始人在最开始时很灵,但是当公司大了,就不一定了。
中国大量的公司是隔代死,或者C轮死。一般拿到C轮的钱时,公司可能有几百几千人了,中间至少隔了两层管理者,你望闻问切的本事基本上没用了。
那要靠什么呢?靠西医,诊断体系非常科学,且可复制。就是基于法治的流程、制度,怎么设KPI,怎么衡量过程中,团队完成的情况,等等。
在企业的“治疗”上:西医简单,有肿瘤就切掉,高血压就吃降压灵,见效快,但是,治标不治本。
中医告诉我们,人类没有一种病叫高血压。因为它可能是十几种不同的病,其表现出的症状都是高血压。你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他可能是颈椎引起的。
公司没有一种问题叫销售乏力,它只是表现出来一个症状,有很多不同的原因都可能导致。很多经理的办法是,上促销,打价格战!就像吃降压灵、打强心针,血压暂时降下来了,病灶还在,糖尿病、颈椎问题没解决。
中医讲究调理,要治本。它见效没那么快,很多时候要从哪儿调起呢?回到文化价值观的调理,基于德治。
我的结论是:诊断,要靠西医。治疗,要靠中医。中西医结合,疗效好。
很多中国企业在商学院学习后,用反了:对公司进行业务判断时,只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规模很大了,还是望闻问切。
但公司出了问题需要治疗呢,倒是用一套西方的计量方法。这样的中西结合是很危险的。
四、小结
德治和法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文化价值观的铸造,一定要花时间,它是需要训练的。
在经济形势压力下,在企业面临最严峻考验时,往往之前投入在文化上的时间和精力,会让你取得超额的回报,不仅能够顺利地度过冬天,还能用比其他人更好的精神状态,迎来下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