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07点击:219
引 言
2019年上半年,大悦城控股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成为中粮集团旗下唯一的地产业务平台。期内公司的各个板块业绩表现突出,同时公司整合中粮集团和大悦城地产资源,营业收入、毛利润、净利润等指标均有所提升。期内公司利用品牌优势,拿地成本有所下降,同时债务结构有所优化,短期偿债无压力,信用评级有所提升。
一
以“双轮双核”为模式,多业态协同发展
2019年上半年,大悦城控股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成为中粮集团旗下“住宅+商业地产”的综合房地产开发公司。自重组以来,公司提出“持有+销售”、“产品+服务”的双轮双核发展模式,以“持有+销售”双轮驱动,实现业绩的稳步增长,以“产品+服务”双核赋能,不断寻找新的价值增长点,以实现多业态协同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的商品房销售业绩保持增长态势,销售金额为254.0亿元,同比增长62.9%,销售面积112.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5.8%,销售均价为22667元/平方米;购物中心方面,公司在全国8个一二线城市拥有10座大悦城中心及1个祥云小镇项目,上半年平均出租率96%,实现租金收入16亿元,成为公司稳定的收入来源;产业地产方面,公司充分运用中粮集团产业整合优势,产业园、工业园的运营能力保持行业内较高水平,实现出租率99%、收租率99%的优异成绩;同时公司在写字楼、酒店及长租公寓、城市更新业务等方面持续推进,通过多业态立体联动,完善长效竞争机制。
二
强强联手,收入和利润指标齐向好
公司整合中粮集团和大悦城地产资源,多业态板块迸发强劲的发展态势,实现整体盈利指标的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实现整体营业收入182.7亿元,同比增长103.0%,毛利润90.5亿元,同比增长107.3%,净利润29.9亿元,同比增长2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长42.0%,营业收入和利润实现持续增长主要是由于期内商品房销售结转增加所致。报告期末,公司已售未结转项目达271.6万平方米,未来营业收入和利润仍具增长空间。
三
品牌优势凸显,土地储备成本下降
上半年,大悦城控股利用“中粮”和“大悦城”品牌优势,在人口吸附力强、产业基础好、市场风险小的二线和强三线城市等重点区域扩充土地,同时整合现有的土地资源,利用公司的产业整合和片区开发优势,力争实现土地投资的最大化回报。上半年,利用“大悦城”的商业地产开发优势,在西安、武汉、成都等高潜力省会城市获取商业用地;通过城市更新业务方式降低拿地成本,强势入驻大湾区;同时进行以商业为起点,带动住宅、写字楼、酒店、公寓等项目的片区开发,最大限度提高土地投资的收益。
2019年上半年,公司新获土地9块,总计容面积103.4万平方米,7-8月新增土地4块,总计容面积138.6万平方米。截止到目前,公司新增土地储备242万平方米,土地均价为5828元/平方米,土地成本较2018年下降33%,大悦城控股以品牌优势为依托,以片区发展、城市更新和产业整合等多举措拿地,未来土地成本有望持续下降。截止到目前,大悦城控股已布局全国30个城市,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城市群的土地储备已达61.4%,将为大悦城控股未来业绩的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四
现金储备充足,债务结构合理
截止到2019年6月,大悦城控股拥有充足的货币资金储备,货币资金261.3亿元,相比2018年底增长36.7%。现金短债比从2018年底的1.2上升至1.5,短期偿债无压力。从债务结构来看,公司的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占比分别为25.6%和74.4%,债务结构相对合理。从净负债率指标来看,2019年上半年,公司的净负债率为118.2%,相比于2018年底有所下降,整体负债水平不断优化。受益于公司重组的影响,大悦城控股的各项负债指标持续稳健,抗风险能力逐步增强。同时,期内中诚信、中证鹏元均将大悦城控股长期信用评级由AA+上调为AAA,有助于公司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
声明:本文根据年报数据整理提炼版权归亿翰智库所有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亿翰智库(ehresearch)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