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14点击:507

新经济e线
新经济e线从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广州金融局)获悉,当前,我国正在推进科创板等资本市场制度创新,资本市场的韧性在增强,抗风险能力在提高,市场生态更加有效,正处于繁荣发展的难得机遇期和健全体系的关键发展期。
广州金融局日前正式下发《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就加快推进广州市企业上市工作,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助力广州经济社会高质高端高效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意见》明确,争取用3年时间,推动广州市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30家。其中,新增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20家。各区人民政府要结合全市目标和本区实际,制定本区未来3年的企业上市目标。
按照《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若干规定的通知》(穗府规〔2019〕1号),对在境内外证券市场新上市的企业及从外地迁入的上市公司,在市级层面给予3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
布局三大工作重点
据新经济e线了解,《意见》提出了三大工作重点。
一是推进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IAB、NEM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上市。
二是推进国有企业改制上市,积极支持资产优良、竞争力强的国有企业实现整体上市。
三是推动支柱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优质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上市。
《意见》强调,各部门应明确管理范畴及业务职责,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市企业上市发展工作协调小组和市企业上市工作办公室的统筹作用,建立健全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向省级人民政府、金融监管部门汇报解决企业上市的重点难点问题。
具体而言,主管产业发展的发展改革、工信、科技、商务、国资等部门负责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开展产业培育,通过扶持引导强化其内生增长动能。
其中,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对企业改制及上市申报等工作进行统筹谋划,形成摸查储备、培训辅导、路演对接、协调问题、奖励补贴等全过程全链条的服务体系。对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涉及的相关证明手续,特别是完善用地房产手续、税收缴纳、产权厘清、人员安置等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拟上市企业募投项目备案、核准等。
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工信、公安、司法、财政、人社、规划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商务、国资、市场监管、城管、住房公积金管理等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做好指导和服务,同时争取海关、外汇、税务等部门支持,依法合规加快办理。
开通科创板绿色通道
新经济e线获悉,今年以来,广州金融局加强与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广东证监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广州各区政府以及相关机构的沟通联动,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采取业务培训、座谈研讨、上门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依托广州丰富的企业资源,多措并举发动和培育上市后备企业,摸查了一批优质的拟上市企业资源。
以中国科创板设立为契机,开通绿色通道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筹备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市级层面多次召开广州科创板拟上市重点企业专题推进会,聚力推动、集智攻关,有力推动了洁特生物、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等一批重点企业赴科创板上市,取得了良好成效。
《意见》要求,各区、各产业部门对规模以上企业和市场前景好、持续经营能力强的企业进行摸底、调度和筛选,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根据广州市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区域发展重点,分类、分层建立企业上市梯队和拟上市企业库,尽早发现、及时跟进,构建符合上市规律的培育机制。
与此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向科技型、中早期项目投入,将发展股权投资作为培育与推动企业上市的重要市场力量;畅通拟上市企业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资对接渠道,拓宽各类融资渠道。
此外,《意见》提出,积极推动市、区两级政府投资基金和各类股权投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机构等参与企业股份制改造、上市、并购重组等,发挥其战略投资、项目开发等优势,提高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能力。
截至目前,广州市累计境内外上市公司172家,总市值超3万亿元。2019年以来广州共有12家企业成功上市,特别是自9月份以来,广电计量、通达汽车、电声营销、久量股份4家广州企业IPO首发过会,充分展示了广州企业创新发展的雄厚实力,体现了广州资本市场的发展潜力和成长魅力,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典型引领。
微信号:netfin888;有任何建议欢迎后台留言。
爆料/投稿/合作:netfin888@126.com,并留下您的联系方式。转载需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新经济e线为界面JMedia联盟成员,2019胡润百富优秀财经自媒体,旗下有支付宝个人专栏“新资本论”。新经济e线公众号已入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新浪财经头条、搜狐号、大鱼号平台、百度百家、大风号、企鹅号、网易号、和讯名家、蚂蚁财富社区、招商银行社区专栏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