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01点击:735
近日,贝因美发布《关于变更公司经营范围、名称及地址的公告》,拟将公司全称由“贝因美婴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贝因美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变更经营范围。
但这一举措被部分董事反对,近日还引起了深交所的关注,要求贝因美说明此次变更是否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匹配,以及业务变更符合公司实际及未来战略的具体依据。
贝因美变更经营范围遭董事反对,还收到深交所关注函在贝因美披露的《关于变更公司经营范围、名称及地址的公告》中,知食君留意到,贝因美拟将公司全称由“贝因美婴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贝因美股份有限公司”。和名字一起变更的,还有经营范围信息。贝因美经营范围除了“儿童食品、营养食品的技术开发并提供相关咨询等服务、食品经营”之外,还拟增加“技术推广服务,自有房屋租赁,健康管理(不含诊疗),日用品销售,经营进出口业务。”
对于为何要变更,贝因美方面表示,这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司在婴童行业多年耕耘所积累的优势,应对人口出生数下降、母乳喂养增加、竞争更趋激烈的外部经营环境。
贝因美还称,公司将不再局限于婴童食品,而将围绕婴童所需进行多元化发展,通过满足母婴家庭更多的消费需求,提高单个客户的营收贡献,不断开拓业务发展空间。为更准确地反映公司的业务情况,且易于投资者理解,决定变更公司全称,证券简称保持不变。
不过,贝因美上述决定并未得到董事何晓华、Johannes Gerardus Maria Priem的同意。
公告显示,何晓华、Johannes Gerardus Maria Priem对贝因美变更公司经营范围及公司名称的议案分别投弃权票与反对票,而理由则是“相关事项未经战略委员会审议批准、无法判断相关战略和业务调整的战略合理性、公司应集中精力专注于解决当前主营业务面临的问题。”
对此,深交所发函要求贝因美说明前述变更是否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匹配,以及公司名称变更符合公司业务实际情况和未来战略方向的具体依据等情况。
而针对此次变更及监管问询的情况,贝因美方面表示,以公司公告为准。而截止发稿前,贝因美还未发布相关公告告示。
贝因美业绩“大变脸”,业内称其不务正业事实上,贝因美除涉及奶粉、儿童奶、辅食等婴童食品生产、销售外,多年前曾一度跨界到母婴店、商超、电子商务、保险等业务。然而这些跨界动作成效不但未突出,销售费用也不断激增,多重矛盾下,于2012年正式告终跨界发展之路,转型专注婴童食品。只是,股价仍是一路下滑,业绩也“大变脸”。
根据贝因美发布的公告显示,在2018年之前,其净利润四年累亏16.23亿元。其中,2016年亏损7.72亿元,2017年亏损10.60亿元。虽然2018年扭亏为盈,盈利4111.36万元。然而,2019年上半年,贝因美再度陷入亏损,亏损金额超1.2亿元。
时隔7年再度扩大经营范围,并在名称上“去食品化”这一举措,再次被业内质疑“不务正业”。
“贝因美两位董事的质疑是有道理的。”乳业专家王丁棉认为,贝因美掉队的几年时间里,市场份额已被其他品牌赶超,其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如果此时不在主营业务上发力还去扩充其他业务,并不是明智选择。
也有业内人认为,谢宏回归贝因美董事长位置后,聘请包秀飞为总经理,对外声称对渠道进行了全面梳理,但实际上市场反应并不是很积极,2018年扭亏也主要是靠出售资产达成。贝因美在等待市场好转,但随着我国新生儿出生率下降、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整体大环境并不乐观,因此贝因美需借助外围业务转移视线。而未来贝因美能否平衡多元化发展还有待时间考量。
我是知食君,海龟奶爸,对食品有严格要求的资深媒体人,欢迎关注我,了解更多儿童喂养、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